2020未來汽車技術大會暨中國西部先進汽車材料及輕量化技術論壇
2020年08月31日 14:15 21981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會展信息
導讀: 面對汽車產業的巨大變革,汽車制造業正加速與新興技術融合,并向“新四化”轉型升級。為進一步推動重慶及西部汽車技術的創新進步,搭建一個世界級的交流互動平臺,重慶汽車工程學會聯合四川、陜西等兄弟學會以及長安、長安福特、上汽紅巖、小康集團等主機廠、零部件供應商、產業鏈相關企業,共同舉辦“未來汽車技術大會”這一中國汽車產業的年度盛會。大會包含開幕式、主題論壇、高端對話、院士報告、晚宴、技術參觀、行業評選等多個精彩的同期活動。同期還將舉辦定向邀請的高端緊湊型展覽會“重慶汽車工程技術展覽會”。
2020重慶汽車行業第33屆年會
2020未來汽車技術大會暨中國西部先進汽車材料及輕量化技術論壇總體概況
一、基本信息
時間:2020年12月7日-8日
地點: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
12月6日:全天注冊報到(布展)
12月7日:全天會議
12月8日:會議+技術參觀
展覽時間:12月7日-8日
二、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重慶汽車工程學會
特別支持:陜西省汽車工程學會
四川省汽車工程學會
湖北省汽車工程學會
上海市汽車工程學會
廣東省汽車工程學會
山東汽車工程學會
河南省汽車工程學會
江蘇省汽車工程學會
贊助協辦: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上汽依維柯紅巖商用車有限公司
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長城汽車有限公司
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
慶鈴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車輛檢測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重慶理工大學
重慶交通大學
(組委會將邀請更多主機廠、供應商及相關企業贊助協辦,名單持續更新中)
承辦執行:重慶汽車工程學會
重慶融悅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三、大會介紹
(一)未來汽車技術大會
面對汽車產業的巨大變革,汽車制造業正加速與新興技術融合,并向“新四化”轉型升級。為進一步推動重慶及西部汽車技術的創新進步,搭建一個世界級的交流互動平臺,重慶汽車工程學會聯合四川、陜西等兄弟學會以及長安、長安福特、上汽紅巖、小康集團等主機廠、零部件供應商、產業鏈相關企業,共同舉辦“未來汽車技術大會”這一中國汽車產業的年度盛會。大會包含開幕式、主題論壇、高端對話、院士報告、晚宴、技術參觀、行業評選等多個精彩的同期活動。同期還將舉辦定向邀請的高端緊湊型展覽會“重慶汽車工程技術展覽會”。
(二)中國西部先進汽車材料及輕量化技術論壇
材料是汽車制造的基礎。輕量化作為未來汽車技術發展的主要路線之一,對材料的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材料技術的革新驅動輕量化技術不斷進步。“中國西部先進汽車材料及輕量化技術論壇”作為本次大會的核心主題論壇,將為汽車鋼、鋁材料、車用塑料及復合材料、加工連接技術等材料和輕量化領域的供應商搭建一個與西部地區主機廠、零部件企業終端用戶的零距離互動平臺。聚焦材料領域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解決方案,以綠色、安全、成本為核心理念,滿足車企的個性化用材需求,進一步提升重慶及西部地區汽車制造的輕量化水平。
(三)重慶汽車行業年會
重慶汽車行業年會始創于1988年,歷經32年的承載和創新,不僅成為重慶汽車界最具影響力的年度盛會,也在西部地區及全行業具有廣泛影響力。大會聚焦行業熱點,探尋技術趨勢,推動產業深度交流與務實合作。自創立以來,中國汽車行業的領軍人物張興業、張小虞、付于武、董揚、張書林、徐長明、郭孔輝、李克強等多次到會作學術報告;重慶市委市政府原相關領導,如張德鄰、黃奇帆、周春山、黃冶、吳家農、童小平等,都曾親臨大會,就經濟形勢和產業發展面臨的任務發表演講,與代表進行廣泛交流。
由此,“重慶汽車行業第33屆年會”、“2020未來汽車技術大會暨中國西部先進汽車材料及輕量化技術論壇”、“2020重慶汽車工程技術展覽會”三大活動同時同地舉辦,交相輝映,旨在打造一場世界級的汽車年度盛會。主要亮點呈現為:內容和形式豐富多樣;洞悉前沿技術趨勢;搭建人脈資源和互動交流;跨界合作;以及最新技術成果發布展示的最佳平臺。
四、同期活動
1、重慶汽車工程技術展覽會
2、重慶汽車行業第33屆年會
3、2020重慶汽車行業風云人物及團隊系列評選
4、平行主題論壇
5、頒獎盛典暨歡迎晚宴
6、論文大賽
7、技術參觀
五、大會亮點
·1000+代表齊聚山城,走進重慶及西部汽車的絕佳平臺
大會將邀請超過1000名行業嘉賓齊聚山城重慶。打造汽車技術生態圈,成為整車、零部件及相關產業鏈工程師尋求創新技術交流與合作的首選平臺。
·參會人員主要構成
企業主要負責人、技術負責人、研發/生產制造/工藝技術等領域負責人、科研院校知名專家、媒體記者等。
·參會人員主要行業
各省市主機廠、零部件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全球知名供應商、協(學)會嘉賓及產業鏈相關單位。
·150+知名媒體深度報道
大會建立的媒體矩陣包含汽車行業專業媒體、大眾媒體、 自媒體等各媒體類型,整體數量預計為150家。將在會前、會中、會后對大會進行深度宣傳報道。部分主要媒體包括: 重慶電視臺、華龍網、人民網(重慶發布)、新華社、重慶商報、36氪、兩江新區官網、新浪汽車、汽車之家、懂車帝、《汽車技術》、《汽車文摘》、《汽車工藝與材料》等。
·10+科研院所及高校,彰顯學術高峰
大會將重點邀請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吉林大學、北京理工 大學、重慶大學、重慶理工大學、西南大學等10余家高校的專家教授參會,并發表學術演講。
·100+行業領袖親臨現場,閃爍真知灼見
包括院士、企業高管、政府領導在內的100余名領導嘉賓, 將出席大會開幕式、高端對話、頒獎盛典等重要活動環節。他們將發表最新見解,解讀產業政策,分享真知灼見,洞悉產業未來。
部分重點擬邀請的領導嘉賓包括:工信部、重慶市政府等政府機構領導;中汽協、中汽工程學會等行業組織領導;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劉波;小康集團董事長張興海;上汽紅巖總經理樓建平;上汽通用五菱總經理沈陽;北京現代總經理尹夢鉉;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長安福特執行副總裁趙非;慶鈴集團總經理羅宇光;中國汽研總經理萬鑫銘;重慶車檢院總經理劉昌仁等。
·30+主機廠
重點邀請參會的主機廠包括: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長安汽車、一汽、北汽、上汽、東風汽車、華晨寶馬、北京奔馳、吉利、沃爾沃、豐田、比亞迪、長城、長安福特、小康、北京現代、上汽通用五菱、上汽紅巖、慶鈴、陜汽等。
·300+零部件企業
將重點邀請重慶、四川、陜西等西部知名零部件及相關企業參會,部分包括:佛吉亞、本特勒、電裝、安通林、德爾福、李爾、矢崎儀表、天合、延鋒江森、天納克、偉巴斯特、海斯坦普、海納川、霍尼韋爾、英拉法、北汽岱摩斯、北汽韓一、愛思帝、 濰柴、青山工業、平偉、綦齒、中國汽研、中汽工程、重慶車檢院、卡福、康明斯、博澤、聯偉、重慶機電控股、重慶藍黛、重慶隆鑫等。
六、主要議題
·汽車用鋼技術
1、汽車用超高強鋼的開發與應用
2、新能源汽車用鋼創新解決方案
3、新一代汽車板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4、熱成形先進高強鋼技術的發展及應用
5、汽車板EVI技術支持與服務
6、商用車汽車鋼創新應用解決方案
7、零部件用鋼技術的創新和發展
·汽車用鋁技術
1、全鋁車身技術的開發及應用
2、鋁制零部件的發展及應用
3、商用車鋁合金材料的開發及應用
4、汽車鋁沖壓成形技術及工藝
·非金屬材料技術
1、典型車企的非金屬材料開發策略及案例分享
2、車用非金屬材料的輕量化關鍵技術與挑戰
3、車用塑料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應用
4、先進注塑成型技術在汽車領域的創新應用
5、低氣味、低VOC汽車內飾材料解決方案
6、免噴涂材料與生物質材料的開發與應用
7、碳纖維等復合材料技術的最新應用分享
·汽車輕量化材料連接技術
1、新能源汽車輕量化結構連接技術的創新應用
2、典型輕量化零部件連接技術及解決方案
3、激光技術在汽車輕量化材料連接中的應用技術
4、多材料混合車身的連接技術及解決方案
(以上議題為初步擬定,更多演講主題正在征集中,歡迎業界企業參與演講題目的確定。完整議程請以現場發布為準。)
七、參展、贊助及參會
歡迎在以下領域具有先進技術及創新解決方案的企業(單位)成為我們的合作伙伴,積極參展、贊助及參會。詳細合作方案請聯系組委會。
·整車廠商
乘用車廠商、商用車廠商
·汽車零部件廠商
車身系統、發動機系統、變速器系統、車橋系統、汽車內外飾件、其他零部件廠商。
·汽車用鋼廠商
輕量化汽車板產品及完整解決方案,新能源汽車用高強鋼、超高強鋼、硅鋼及整體解決方案,汽車齒輪鋼、軸承鋼、彈簧鋼等優質鋼等。
·汽車用鋁及鋁制零部件廠商
原材料、車身及部件,鋁鑄鍛件,鋁車輪,新能源汽車專用鋁材等。
·汽車非金屬材料廠商
車用塑料,復合材料及特種材料,車用橡膠材料,膠粘密封材料,功能陶瓷、摩擦材料、面料皮革等。
·輕量化加工工藝及設備廠商
熱、冷成型工藝及相關設備,連接技術及相關設備,表面處理技術及相關設備,成型模具及制造技術,沖壓、滾壓、液壓成型設備,金屬切割設備,鑄造工藝等。
八、聯系方式
聯系人:燕先生
電 話:15808046881
郵 箱:yanlong@rongyuecc.com
網 址:www.cq-autofuture.com
責任編輯:孟慶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americobackup.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mqk@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